不計現在唸的PGDE (這只是職前培訓課程 ) , 我足足唸了18年書 , 幼稚園、小學、中學、大學,由路德會恒安到馬鞍山信儀到保良胡忠再到香港浸會, 到了2007年的今天, 我才第一天有了母校這概念。
這其實是很悲哀的, 彷如沒根的孩子, 到處飄泊, 找不到自己的源, 我就難以讓自己的感情有一個安身之所。當聽到朋友說她/他的母校有多好有多令人懷念, 我的心就空空的, 彷彿失掉了心頭一塊肉,沒了它, 感覺上就是有點不圓滿。
沒有人一出生就抗拒 母校 這讓人感動的概念,正如 祖國 , 它給人一種由衷的感動, 一種只要聽聽名字便足以教你心悸的感覺。然而這些概念, 卻不是方程式般的必然, 它看的, 是很多的緣。
還有你投入了多少。
今天我卻開始有這種悸動, 你說浸大好嗎? 八大院校中它未必是最好。但可以肯定, 我是真心的用了三年的時間, 活在這個地方。在這裡的生活 , 是為自己而活, 不是為了滿足一個又一個我毫不享受的公開試 ; 書, 是為自己而唸, 而不是計較它有沒有實際的社會功能。我不能說我很愛這個地方, 但我是有付出的, 付出過時間,付出過青春,付出過友誼,也付出過眼淚。有些情境,我是不會忘記的,我不會忘記當我第一天踏入浸會時,我是自己一人 ; 今天畢業了,我知道一切都沒有完結,還有很多很多的人、事、情,早已深深刻進我的腦內,歷久不滅。
今天很感激雪和堅的幫忙,我們訓詁5位同學可和宗老師敍敍舊,談談近況,也談談前路。那種感覺很輕鬆, 彷彿是朋友, 在閒話家常。這就是bu , 也是我愛的感覺。
我想我該高興,對 母校 這詞嗤之以鼻了這麼多年,我終於頭一糟,明白 母校 對我的重要。
2004-2007年,我在浸大長大過,笑過哭過傷心過,糟遇了喜也糟遇了悲,
我還記得,大三那年我坐在oee的石椅朝天仰望, 一口一口的樓層, 予人一種往下躍下的衝動。
現在回想了,那時就是沒想到,那是一條指引我的出路。
畢竟那時,我們想的,就只有脫離。
1 則留言:
感動
i'm mimi
發佈留言